#108
在八零年代的「石英危機」之後,大部分的瑞士(還有一些其他國家)的錶廠為了生存,而被併購到幾個大集團內。現在,大部分的鐘錶品牌實際上都是被幾家少數大廠所擁有,而你在報章雜誌上讀到的一些錶廠的歷史或是故事往往都只是他們宣傳部門所撰寫的廣告文宣。雖然那些歷史故事大部分是事實,但是通常跟現在的公司沒什麼關連。就拿播威(Bovet)來說吧,雖然現在很少人聽過播威,但是在十九世紀時,播威可是在中國懷錶市場上鼎鼎有名。播威宣稱有一百九十幾年的歷史,可是實際上在被一家成立於1976年的Parmigiani Fleurier瑞士公司收購之前,播威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停業狀態的。事實上,播威最近所推出的錶跟它所宣稱的一百九十幾年歷史實在沒什麼關連。這其實是一個較大、資本較雄厚的公司收購了一個歇業公司的品牌(及其歷史),然後其行銷部門將品牌及故事重新包裝之後再推出的最好例子。其實有些瑞士頂級鐘錶品牌甚至一度被中東公司所擁有,所以那些公司在某時期所製造出來的錶,實際上可以稱得上是中東品牌呢。

有時候聽到一些像是「我覺得歐米茄比浪琴好」或是「江詩丹頓的歷史比沛納海悠久」實在令人覺得很有趣。很多人大概不知道其實他們在講的是同一家公司。有些人宣稱那些公司其實是在同一集團下獨立運作的,但是實際上,大部分的時候,他們的廣告行銷預算、目標客群甚至是客服部門都是由他們的總公司來經營的。你不會見到浪琴去研發一個超級多功能複雜錶款,因為浪琴,在其母公司的經營策略之下,並不是一個針對頂級市場的品牌。

讓我們來看看在2015年一月的時候,大部分的鐘錶品牌吧。你會驚奇地發現,其實你所知道大部分的品牌,實際上是被同一家公司所擁有的。

斯沃琪集團(Swatch)
• 巴爾曼(Balmain)
• 寶珀(Blancpain)
• 寶璣(Breguet)
• 雪鐵納(Certina)
• CK手錶
• Endura
• Flik Flak
• 格拉蘇蒂(Glashutte Original)
• 漢密爾頓(Hamilton)
• Harry Winston
• 雅克德羅(Jaquet Droz)
• Leon Hatot
• 浪琴(Longines)
• 美度(Mido)
• 歐米茄(Omega)
• 雷達(Rado)
• 斯沃琪(Swatch)
• Swiss Timing
• 天梭(Tissot)
• Union Glashutte

歷峰集團(Richemont)
• 登喜路(Alfred Dunhill)
• 名士(Baume & Mercier)
• 卡地亞(Cartier)
• 克洛伊(Chloe)
• 萬國表(IWC International Watch Co.)
• 積家(Jaeger-LeCoultre)
• James Purdey & Sons Limited
• 蘭格(Lange Uhren GmbH)
• 沛納海(Panerai)
• 伯爵(Piaget)
• Roger Dubuis
• 江詩丹頓(Vacheron Constantin)
• 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

路易威登集團(LVMH)
• 寶格麗(Bulgari)
• Chaumet
• De Beers
• FRED
• 宇舶表(Hublot)
• 豪雅表(TAG Heuer)
• 真力時(Zenith)

開雲集團(Kering)
• 寶詩龍(Boucheron)
• 芝柏表(Girard-Perregaux)
• 古馳(Gucci)
• 尚維沙(JeanRichard)
• 雅典(Ulysse Nardin)

當然,還是有一些獨立的品牌在這些大型併購集團之前屹立不搖。以2015年一月為基準,一些知名的獨立錶商為:
• 愛彼表(Audemars Piguet)
• 百年靈(Breitling)
• 香奈兒(Chanel)
• 蕭邦(Chopard)
• 星辰/西鐵城(Citizen)
• 康斯登(Frederique Constant /Alpina)
• 愛馬仕(Hermes)
• 百達翡麗(Patek Phillipe)
• 勞力士/帝舵(Rolex/Tudor)
• 精工(Seiko)

獨立錶廠當然不見的代表著比被併購的錶廠優秀。但是,下次當你閱讀的文章提到某品牌以它悠久的歷史或是優秀的工藝聞名,做點功課吧。或許你會發現那不過是一段被收購的歷史,而且它的工藝還是被母公司的行銷策略侷限住。

Processing...

About |  Terms |  Privacy |  Contact |  Help |  語言:
Page loading time: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