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在現今瑞士鐘錶集團的強勢行銷下,一般大眾對於許多品牌自然耳熟能詳。隨著許多新鐘錶品牌不斷地出現,許多老品牌也不斷地強調其悠久的歷史傳承。先且不論現在這些老牌錶公司除了名稱以外,是否與當年的公司還有關連。拿「Breguet(寶璣)」來說吧,其商標就自豪地標上「Depuis 1775」,也就是亞伯拉罕.路易斯.布雷蓋(Abraham-Louis Bréguet)創立該品牌的年份。雖然這些老公司的創立年份都是毫無疑問地有跡可尋,但是在十九世紀時的瑞士,這些品牌是否真是如同廣告中所宣稱的「以製作高級鐘錶」聞名呢?

一般來說,鐘錶品牌的建立都是環繞在一個基本條件:傑出的鐘錶師。就算在現代,也還是有一些新品牌是由傑出的鐘錶設計師為名所創立的。當一名鐘錶製作專家屢屢製作出令世人讚嘆的作品之後,他的名字自然就成為一個品質保證。當然也有一些品牌一開始是以代工或是製作鐘錶零件起家。十九世紀正好就是鐘錶工藝逐漸從鐘錶師的個人工坊發展轉型成為製錶工廠的時期,目前市面上知名的瑞士鐘錶品牌大概有三分之二都是創立於十九世紀。以傑出製錶師為出發點的品牌當然就有一個先天優勢,也就是該品牌在創立之時就已經享有一定的知名度與光環,但是其中的關鍵在於第一代製錶師交棒之後,其接手的下一代是否能延續上一代的做工與品質。尤其在競爭激烈且鐘錶科技一日千里的十九世紀,光守成只會被市場給淘汰掉,是否能持續地創新也是不被淘汰的重點之一。

那麼十九世紀的知名瑞士鐘錶品牌到底有哪些呢?其實這麼命題本身就有一個很大的盲點,那就是十九世紀的瑞士鐘錶並不像現在在世界上享有壓倒性的聲譽。十九世紀初期的英國仍然是世界的鐘錶中心,而十九世紀中期開始,美國又以工業化製錶將瑞士鐘錶業打得東倒西歪,所以瑞士製鐘錶並不像現在有著「瑞士製造」的光環,當然這並不代表當時的瑞士沒有傑出的鐘錶品牌。在今天廣告及行銷文案滿天飛的情況下,不要說鐘錶資訊相對封閉的台灣,就連歐美的鐘錶相關報導也被現代鐘錶集團的龐大行銷預算洗到很難去分辨哪些是史實、哪些是宣傳。能夠判定十九世紀瑞士鐘錶品牌知名度的方法似乎就只能去翻閱十九世紀時的報紙來看看當時的真實情況到底是如何,於是筆者以「Journal de Genève(日內瓦時報)」及「Gazette de Lausanne(洛桑公報)」為基礎,搜尋了十九世紀的鐘錶相關報導。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的知名瑞士品牌「Breguet(寶璣)」,儘管其創立者為瑞士人,在十九世紀並不被視為瑞士品牌(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猜猜看當年「Breguet」是哪一國的品牌),所以在瑞士報導中很少被提及。

其實在十九世紀初期,瑞士鐘錶工業相對安靜,最有名的品牌就是「Varcheron Constatin(江詩丹頓)」。不過這一切在1843年6月2日一則小小的新聞刊登之後改變了一切:旅居瑞士的波蘭製錶師Antoine Norbert de Patek正式歸化成瑞士公民。這位Patek就是後來「Patek Phillipe(百達翡麗)」的創辦人之一,而數年後「Patek Phillipe」就成為家喻戶曉的瑞士知名品牌。在十九世紀中期,可以稱為瑞士頂尖鐘錶品牌為「Audemars(並非現在的愛彼)」、「Patek Phillipe」及「Varcheron Constatin」。其他像是「Aubert Frères」、「Favre」、「Grandjean」、「 LeCoultre」、「Moynier」、「Morhardt」及「 Perey Piguet」等品牌也算是小有名氣。到了1870年左右,瑞士的鐘錶品牌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除了上述品牌以外,「Badollet」、「Ekegren」、「James Nardin」、「Jules Jurgensen(嚴格說起來應該算是丹麥品牌,不過幾乎都在瑞士製造,之後其實也幾乎都在瑞士營業)」、「Matile」及「Ulysses Nardin」也逐漸擠入知名品牌的行列。十九世紀末期已經是百家爭鳴的時期,有些除了有些新品牌如「Longines(浪琴)」、「Meylan」及「Montandon」偶而出現在得獎名單上以外,頂級品牌的地位基本上還是由前述少數幾個品牌所稱霸著。

現在每一個瑞士鐘錶品牌自然都宣稱他們在當年是如何地「以製作精美鐘錶」聞名,這是因為目前市面上九成以上的瑞士知名品牌都是被集團併購的結果。若非有行銷操作空間的品牌,根本不會獲得財團青睞,所以並不是所有的瑞士鐘錶品牌都淵遠流長,而是這些為人所知的鐘錶品牌是被財團所精心挑選過的佼佼者。如果某個瑞士品牌成立的年代甚早卻在前面沒有提及,例如「Blancpain(寶珀)」,就有可能是該品牌在當年新聞報導的能見度不是很高。當然也有許多百年前的知名品牌,因為沒有經營下去而被打入冷宮,所以現代人反而不熟悉。

筆者在此舉幾個例子吧。「Huguenin」這品牌的控制權據聞一直還是在其家族手中,但是一來十九世紀的「Huguenin」有不少分支,二來今天的「Huguenin」也專注在貴金屬鑄造而非鐘錶。「Aubert Frères」在今天雖然還有在經營鐘錶業,但是其背後的擁有者據信也跟十九世紀的經營者沒什麼關連,而該品牌因為沒有財團的行銷實力,也就不廣為人所知。「Jules Jurgensen」是十九世紀極為出名的高級鐘錶品牌,該品牌一直到今天還是存在著,不過中間一度消沈幾十年。除非是古董錶收藏家,不然該品牌在現代人眼中根本沒沒無名,這還算是至少近年來有轉手的品牌。一些像是「Montandon」(現在好像已經有同名的瑞士香腸製造商),這數十年甚至連品牌交易的新聞都沒有。但是這些歇業數十年的品牌,一旦有財團評估有行銷開發價值而願意注入資金經營,隨時都可以「復活」。就好像歇業已久的寶芝林(當年黃飛鴻開的藥館),若有現代藥廠向黃飛鴻後人購買其商標權(如果後人有持續保持其註冊地位的話),就可以以寶芝林的名義再度販售藥品一般。近幾年又重現江湖的「Bovet(播威)」就是最好的實例。

Processing...

About |  Terms |  Privacy |  Contact |  Help |  語言:
Page loading time: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