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假錶,很多爱錶人士应该都「久仰大名」,甚至有实际接触过。当然最恨假錶的莫过于瑞士名錶大厂,尤其近年来中国所制作的高端瑞士假錶几可乱真,其机芯品质也有一定水准,钟錶专家不仔细端详还分不出来。那些所谓「高仿」假錶戴在手上一般人根本分不出来,可是售价却不到真品的十分之一,这对于想要炫耀又不愿意多花钱的人可以说是本益比最高的投资。也许瑞士钟錶大厂应该思考一下,除了品牌以外,他们的产品在本质上是否真的对得起那个售价。不过本文的重点并不在于这些现代瑞士仿錶,而是歷史上曾经出现的「瑞士制」仿錶。
其实「瑞士制」在十九世纪的钟錶产业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就像现在的电脑一样,除了厂牌以外,当时的人在乎的是功能跟品质而不会过份地迷信某国家的制品。在十九世纪中期美国用工业化制錶强势地切入世界钟錶市场之后,尽管欧洲钟錶厂牌在高端钟錶仍然有一定的行销优势,美国制怀錶用相对低廉价格及稳定品质席捲了中产阶级的市场。对于现在被市面上瑞士钟錶强势行销洗脑多年的人可能会觉得非常错愕的是,当时许多美国顾客对于瑞士制怀錶并无好感,美国政府甚至规定铁路计时用怀錶必须使用「美国制」怀錶。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为了卖出自己的产品(尤其庞大的美国市场),当时的瑞士钟錶小厂只能做出一个最符合逻辑的决定:仿冒。是的,当年一些瑞士錶厂为了争取美国顾客于是开始仿制美国怀錶。这对于现在大力批评仿錶的瑞士钟錶名厂来说,他们前人所做过的这件事实在格外讽刺。
不过当时瑞士仿制的这些怀錶并不像现代侵害商标权的「高仿錶」,而是用一些似是而非的厂牌并标上大量英文标示来伪装成美国制怀錶,有点类似现在廉价商场内所贩卖的瑞士款式却是中国制造的廉价錶。这些怀錶在古董錶收藏界有一个专有名称:「Swiss Fakes (瑞士假錶)」。在这边就介绍笔者所收藏的一只瑞士制「好烂(Howland)」牌怀錶。这支「好烂」怀錶有着所有瑞士假錶的特徵,最明显的就是錶面「21石(21 Jewels Adj)」标示,几乎当时所有的瑞士假錶都有这个特徵。稍懂钟錶的人都知道,錶内所使用的宝石数越多就代表这錶越耐用,而当錶厂愿意放这么多宝石通常也就代表这只錶的品质精良。一只无复杂功能的怀錶要放入21石几乎可以说是极限了,不过对于这些瑞士假錶的制作商而言,说谎不用打草稿,顶多印制数字的颜料用量有所差别而已。
打开这支瑞士假錶的背面更是令人眼花缭乱,上面除了「Howland」跟「21 Jewels」还有各式各样的英文字样:「3 Adjustments」、「Heat & Cold」、「G. Huther」。这些英文字样看似代表了这支錶经过各种测试,实际上并无任何意义。唯一的用意就是在于用这些英文来误导顾客,让他们以为这支錶是美国制品。当然美国政府不可能漠视这种作为,所以规定当时的进口怀錶芯必须标上产地国才能贩售。这些瑞士錶商当然只能照办,不过他们自有方法来应对。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仔细观察这錶芯上所标示的制造国名在哪里(谜底在后面会揭晓)。
瑞士仿錶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錶芯上面几乎所有的零件都是「装饰」用。上面的红色宝石又大又红,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作用。有些宝石根本没有孔,更不要说看不到的另一面当然就不会有宝石(一般来说,一轴两个支点都要装上宝石来平衡损耗率)。上面的大捲车(ratchet wheel)跟小捲车(crown wheel)两个齿轮更是连止逆子(click)都没有,只是纯装饰用,有时候晃一晃就掉了下来。从錶芯侧面看进去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支錶完全就是只是以「会动就好」的设计理念为核心,实际运作起来忽快忽慢,实在是非常有趣。
今天许多錶厂为了能够标上「Swiss Made(瑞士制造)」,想尽方法将公司总部移到瑞士,导致瑞士甚至要定出只有瑞士制零件超过一定的比例才能拥有标上瑞士制造的荣誉。但是对于当时许多瑞士錶厂而言,他们巴不得能够不用标上瑞士字样。这支「好烂」怀錶的「Swiss(瑞士)」就标得心不甘情不愿,故意隐藏在照片下方三根螺丝的中央部分,字小到不行不说还故意隐藏在雕花之中。这些瑞士假錶品质奇差无比,所以今天上能运作的简直是凤毛麟角,算是变相的限量方式。要在市场上买到能够运作的瑞士仿錶并不是金钱的问题,而是根本很难找到。加上知道这段钟錶歷史的人非常稀少,所以市场上很少有人会去收集瑞士仿錶。
对于现在瑞士钟錶皇朝来说,无论再怎么不堪,这些瑞士仿錶却是实实在在的歷史足迹。俗话说仿冒是学习最佳的捷径,许多人在嘲笑中国仿冒瑞士钟錶的同时,殊不知当年瑞士钟錶业也走过一样的路。中国现在能够仿制出品质不错的瑞士名牌錶,代表中国钟錶制造业的实力实在不容小觑。挟着制造成本的优势,只要品管及宣传能够做足,其实中国也具备有推出自制品牌的能力,近年成立的「万希泉(Memorigin)」就是一个好例子。
其实「瑞士制」在十九世纪的钟錶产业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就像现在的电脑一样,除了厂牌以外,当时的人在乎的是功能跟品质而不会过份地迷信某国家的制品。在十九世纪中期美国用工业化制錶强势地切入世界钟錶市场之后,尽管欧洲钟錶厂牌在高端钟錶仍然有一定的行销优势,美国制怀錶用相对低廉价格及稳定品质席捲了中产阶级的市场。对于现在被市面上瑞士钟錶强势行销洗脑多年的人可能会觉得非常错愕的是,当时许多美国顾客对于瑞士制怀錶并无好感,美国政府甚至规定铁路计时用怀錶必须使用「美国制」怀錶。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为了卖出自己的产品(尤其庞大的美国市场),当时的瑞士钟錶小厂只能做出一个最符合逻辑的决定:仿冒。是的,当年一些瑞士錶厂为了争取美国顾客于是开始仿制美国怀錶。这对于现在大力批评仿錶的瑞士钟錶名厂来说,他们前人所做过的这件事实在格外讽刺。
不过当时瑞士仿制的这些怀錶并不像现代侵害商标权的「高仿錶」,而是用一些似是而非的厂牌并标上大量英文标示来伪装成美国制怀錶,有点类似现在廉价商场内所贩卖的瑞士款式却是中国制造的廉价錶。这些怀錶在古董錶收藏界有一个专有名称:「Swiss Fakes (瑞士假錶)」。在这边就介绍笔者所收藏的一只瑞士制「好烂(Howland)」牌怀錶。这支「好烂」怀錶有着所有瑞士假錶的特徵,最明显的就是錶面「21石(21 Jewels Adj)」标示,几乎当时所有的瑞士假錶都有这个特徵。稍懂钟錶的人都知道,錶内所使用的宝石数越多就代表这錶越耐用,而当錶厂愿意放这么多宝石通常也就代表这只錶的品质精良。一只无复杂功能的怀錶要放入21石几乎可以说是极限了,不过对于这些瑞士假錶的制作商而言,说谎不用打草稿,顶多印制数字的颜料用量有所差别而已。
打开这支瑞士假錶的背面更是令人眼花缭乱,上面除了「Howland」跟「21 Jewels」还有各式各样的英文字样:「3 Adjustments」、「Heat & Cold」、「G. Huther」。这些英文字样看似代表了这支錶经过各种测试,实际上并无任何意义。唯一的用意就是在于用这些英文来误导顾客,让他们以为这支錶是美国制品。当然美国政府不可能漠视这种作为,所以规定当时的进口怀錶芯必须标上产地国才能贩售。这些瑞士錶商当然只能照办,不过他们自有方法来应对。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仔细观察这錶芯上所标示的制造国名在哪里(谜底在后面会揭晓)。
瑞士仿錶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錶芯上面几乎所有的零件都是「装饰」用。上面的红色宝石又大又红,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作用。有些宝石根本没有孔,更不要说看不到的另一面当然就不会有宝石(一般来说,一轴两个支点都要装上宝石来平衡损耗率)。上面的大捲车(ratchet wheel)跟小捲车(crown wheel)两个齿轮更是连止逆子(click)都没有,只是纯装饰用,有时候晃一晃就掉了下来。从錶芯侧面看进去就可以看得出来这支錶完全就是只是以「会动就好」的设计理念为核心,实际运作起来忽快忽慢,实在是非常有趣。
今天许多錶厂为了能够标上「Swiss Made(瑞士制造)」,想尽方法将公司总部移到瑞士,导致瑞士甚至要定出只有瑞士制零件超过一定的比例才能拥有标上瑞士制造的荣誉。但是对于当时许多瑞士錶厂而言,他们巴不得能够不用标上瑞士字样。这支「好烂」怀錶的「Swiss(瑞士)」就标得心不甘情不愿,故意隐藏在照片下方三根螺丝的中央部分,字小到不行不说还故意隐藏在雕花之中。这些瑞士假錶品质奇差无比,所以今天上能运作的简直是凤毛麟角,算是变相的限量方式。要在市场上买到能够运作的瑞士仿錶并不是金钱的问题,而是根本很难找到。加上知道这段钟錶歷史的人非常稀少,所以市场上很少有人会去收集瑞士仿錶。
对于现在瑞士钟錶皇朝来说,无论再怎么不堪,这些瑞士仿錶却是实实在在的歷史足迹。俗话说仿冒是学习最佳的捷径,许多人在嘲笑中国仿冒瑞士钟錶的同时,殊不知当年瑞士钟錶业也走过一样的路。中国现在能够仿制出品质不错的瑞士名牌錶,代表中国钟錶制造业的实力实在不容小觑。挟着制造成本的优势,只要品管及宣传能够做足,其实中国也具备有推出自制品牌的能力,近年成立的「万希泉(Memorigin)」就是一个好例子。